佛教:為什麼佛教徒避免依戀?

不依戀的原則對於理解和實踐佛教至關重要,但是像這種宗教哲學的許多概念一樣,它會使新移民感到困惑甚至沮喪。

當人們開始探索佛教時,這種反應在人們中間很普遍,尤其是在西方。 他們問自己,如果這種哲學被認為是關於歡樂的,那麼為什麼要花這麼長的時間說生活充滿痛苦(dukkha),不依戀是目標,而對空虛的認識(shunyata)則是邁向啟蒙?

佛教是一種真正的歡樂哲學。 新人之所以感到困惑的原因之一是,佛教概念起源於梵語,而梵語通常並不容易被翻譯成英文。 另一個事實是,西方人的個人參照係與東方文化截然不同。

要記住的要點:不信奉佛教的原則
四個高尚的真理是佛教的基礎。 佛陀將它們送去,成為通往涅rv的途徑,這是一種永久的歡樂狀態。
儘管“高尚真理”確認生命正在遭受苦難,依戀是造成這種苦難的原因之一,但這些單詞並非原始梵語單詞的忠實翻譯。
dukkha這個詞最好用“不滿”而不是痛苦來翻譯。
upadana這個詞沒有確切的翻譯,稱為附件。 這個概念強調,依附於事物的願望是有問題的,而不是您必須放棄所有被愛的事物。
放棄滿足依戀需求的幻想和無知可以幫助消除痛苦。 這是通過高貴的八重道路完成的。
要了解非依戀的概念,您需要了解其在佛教哲學和實踐的一般結構中的位置。 佛教的基本前提被稱為“四個崇高真理”。

佛教基礎
第一個崇高的真理:生活在受苦

佛陀教導說,我們今天所知道的生活充滿苦難,英文翻譯最接近dukkha這個詞。 這個詞有許多含義,包括“不滿”,這也許比“受苦”更好。 在佛教的意義上說生活受苦意味著在我們走到任何地方,都會有一種含糊的感覺,即事情並不完全令人滿意,也不完全正確。 佛教徒稱這種不滿為第一崇高真理。

但是,有可能知道造成這種痛苦或不滿的原因,這來自三個方面。 首先,我們很不高興,因為我們並不真正了解事物的真實本質。 這種困惑(avidya)通常是由於無知而引起的,其原理是我們不了解萬物相互依存這一事實的特徵。 例如,假設有一個“我”或“我”與所有其他現象獨立存在。 這也許是佛教所識別的主要誤解,並且是造成苦難的下兩個原因的原因。

第二個崇高真理:這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對於對我們與世隔絕的這種誤解,我們的反應導致依戀/依戀或厭惡/仇恨。 重要的是要知道,第一個概念的梵語詞upadana沒有確切的英語翻譯; 它的字面意思是“可燃”,儘管通常將其翻譯為“附件”。 同樣,梵文中的“厭惡/仇恨”一詞devesha也沒有英語直譯。 這三個問題-無知,依戀/依戀和反感-一起被稱為三毒,它們的識別是第二崇高真理。

第三個崇高真理:終結痛苦是可能的
佛陀還教導說,有可能不遭受苦難。 這是佛教的樂觀主義的核心:人們認識到杜克卡可以被制止。 這是通過放棄讓生活變得如此不盡如人意的附件/附件和厭惡/仇恨的幻想和無知來實現的。 停止這種痛苦有一個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的名字:必殺技。

第四個崇高真理:這是結束苦難的方法
最後,佛陀教授了一系列實用的規則和方法,從無知/依戀/不喜歡(dukkha)轉變為永久性的喜悅/滿足(涅磐)。 在這些方法中,著名的八折路徑是一系列實用生活建議,旨在使從業人員沿著涅磐高速公路行駛。

不依附原則
不依戀實際上是第二貴族真理中描述的依戀/依戀問題的解藥。 如果依戀或依戀是生活不能令人滿意的條件,那麼很明顯,不依戀是有利於生活滿足的條件,是必殺技的條件。

重要的是要注意,然而,佛教理事會不是要讓人們脫離您的生活或經歷,而是要簡單地認識到一開始固有的不依戀。 這是佛教哲學與其他哲學之間的本質區別。 當其他宗教試圖通過努力工作和積極抵制來達到一種優雅的狀態時,佛教則教導我們,我們從根本上是幸福的,而這僅僅是放棄和放棄我們的錯誤習慣。 和我們的先入之見,使我們能夠體驗到Buddahood的精髓。 在我們所有人中。

當我們拒絕擁有獨立存在於其他人和現像中的“自我”的幻想時,我們突然意識到,我們一直與萬物相互聯繫,因此沒有必要分離自己。 時刻。

禪宗老師約翰·戴多·洛里(John Daido Loori)說,不依戀應該被理解為與所有事物的統一:

“從佛教徒的角度來看,不依戀與分離完全相反。 要擁有附件,您需要做兩件事:將附件附加到元素上並將其附加起來。 -另一方面,攻擊是統一的,因為沒有束縛,所以存在統一。 如果您與整個宇宙團結在一起,那麼您之外就沒有其他東西,因此依戀的概念變得荒謬。 誰會專注於什麼? ”
生活在不依戀中意味著我們認識到從來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專注或堅持。 對於那些能夠真正認識到它的人來說,這確實是一種喜悅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