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誦在佛教中的作用

當你去佛教寺廟時,你可能會遇到念經的人。 佛教各宗派都曾誦過一些儀軌,但其內容差異很大。 這種做法可能會讓新來者感到不舒服。 我們可能來自一種宗教傳統,在禮拜儀式中背誦或歌唱標準文本,但我們通常不唱歌。 此外,在西方,我們中的許多人開始認為禮拜儀式是早期、更迷信時代的無用遺跡。

如果你觀察念佛儀式,你可能會看到人們鞠躬或敲鑼打鼓。 祭司可以向祭壇上的人物獻上香、食物和鮮花。 即使在場的每個人都說英語,唱歌也可能是用外語。 如果你知道佛教是一種無神論的宗教活動,這可能看起來很奇怪。 除非你了解這種做法,否則歌唱儀式看起來就像天主教彌撒一樣有神論。

歌曲和燈光
然而,一旦你了解發生了什麼,你就會發現佛教儀式不是為了崇拜神,而是為了幫助我們證悟。 在佛教中,開悟(菩提)被定義為從妄想中覺醒,特別是從自我和獨立自我的妄想中覺醒。 這種覺醒不是智力上的,而是我們體驗和感知方式的改變。

念誦是一種培養意識的方法,是一種幫助你覺醒的工具。

佛號的種類
作為佛教儀式的一部分,有幾種類型的歌詞。 這裡有一些:

頌歌可以是佛經(也稱為佛經)的全部或一部分。 佛經是佛陀或佛陀弟子的說法。 然而,大量的大乘佛教經典是在佛陀去世之後寫成的。 (進一步解釋請參閱《佛經:概述》。)
頌歌可能是咒語,是一段簡短的單字或音節序列,經常被反覆吟誦,被認為具有變革的力量。 咒語的例子是“唵嘛呢ô咪吽”,與藏傳佛教有關。 有意識地念誦咒語可以是冥想的一種形式。
陀羅尼有點像咒語,儘管它通常更長。 據說陀羅尼蘊藏著佛法的精髓,反覆念誦陀羅尼可以喚起保護或治癒等有益的力量。 念誦陀羅尼也能微妙地影響念誦者的心。 陀羅尼通常用梵文(或近似梵文的發音)來唱。 有時音節沒有明確的意思; 聲音才是最重要的。

偈子是一首可供吟誦、吟誦或背誦的短詩。 在西方,偈子常被翻譯成歌手的語言。 與咒語和陀羅尼不同,偈子所說的比它們看起來的更重要。
有些頌歌是特定佛教流派所獨有的。 念佛(中文)或念佛(日文)是念誦阿彌陀佛名號的修行,這種修行只存在於淨土宗的不同形式中。 日蓮佛法與大目、南無妙法蓮華經有關,這是對《法華經》信仰的表達。 日蓮佛教徒也吟唱由《法華經》中的段落組成的“功行”,作為他們日常正式儀式的一部分。

如何唱歌
如果您是佛教新手,最好的建議是仔細聆聽其他人在做什麼,然後去做。 它將您的聲音與大多數其他歌手保持一致(沒有哪個團體是完全一致的),複製您周圍人的音量,然後開始唱歌。

唱歌是集體服務的一部分,是大家一起做的事情,所以不要只聽自己唱歌。 立即聽每個人的聲音。 成為一個偉大聲音的一部分。

您可能會收到誦經儀式的書面文本,其中包含外來語的英文音譯。 (如果沒有,請聽直到你明白。)尊重你的歌集。 注意別人拿歌本的方式,並嘗試模仿。

翻譯還是原文?
隨著佛教向西傳播,一些傳統的禮拜儀式是用英語或其他歐洲語言演唱的。 但您可能會發現,大量的禮拜儀式仍然用亞洲語言演唱,即使是不會說亞洲語言的非亞裔西方人也是如此。 為什麼?

對咒語和陀羅尼來說,念誦的聲音與意義同樣重要,有時甚至更重要。 在某些傳統中,聲音被認為是現實本質的表現。 當高度專注和意識地念誦時,咒語和陀羅尼可以成為強大的集體冥想。

佛經又是另一回事,有時是否誦譯的問題會引起一些爭論。 用我們自己的語言念誦佛經可以幫助我們內化其教義,這是單純閱讀佛經所無法做到的。 但有些團體喜歡使用亞洲語言,部分是為了音效,部分是為了與世界各地的佛法兄弟姐妹保持聯繫。

如果唱歌一開始看起來微不足道,請對可能打開的大門保持開放的態度。 很多學生和資深老師都說,他們剛開始練習時覺得最無聊、最愚蠢的事情,正是引發他們第一次覺醒體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