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的三個階段

禱告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是:遇見神。
第二是:聽神的話。
第三是:回應神。

如果你經歷了這三個階段,你就達到了深度祈禱。
可能你連第一個階段——遇見神——還沒有達到。

1. 以兒子的身份遇見神
我們需要重新發現祈禱的偉大方式。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新千年的啟示》文件中發出強烈警報,稱“必須學會祈禱”。 他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我們禱告很少,我們禱告得不好,所以很多人不禱告。
幾天前,一位聖堂神父告訴我,我感到很震驚:“我看到我的人民祈禱,但他們不知道如何與主說話; 說禱告,卻不知道如何與主溝通……”。
今天早上我念了玫瑰經。
在第三個奧秘處,我醒來並對自己說:“你已經在第三個奧秘處了,但是你和聖母交談過嗎? 你已經說了25遍萬福瑪利亞了,你還沒有告訴她你愛她,你還沒有和她說話!”
我們祈禱,但我們不知道如何與主交談。 這真是悲劇啊!
教宗在《新千年因恩特》中說道:
“……我們的基督教社區必須成為真正的祈禱學校。
在某種程度上,祈禱教育有必要成為每一個教牧計劃的一個限定點……”。
學習禱告的第一步是什麼?
第一步是:真正想要祈禱,清楚地理解祈禱的本質是什麼,努力實現這一目標,並養成新的、持續的、深刻的真正祈禱的習慣。
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忘掉錯誤的事情。
我們從小就有的習慣之一就是口頭祈禱的習慣,心不在焉的口頭祈禱的習慣。
偶爾分心是正常的。
但習慣性分心是不正常的。
想想某些念珠,某些心煩意亂的念誦!
聖奧古斯丁寫道:“上帝更喜歡狗叫,而不是心煩意亂的吟誦!”
我們沒有足夠的專注力訓練。
唐·迪沃·巴爾索蒂(Don Divo Barsotti)是當今偉大的神秘主義者和祈禱老師,他寫道:“我們習慣於被所有思想入侵和支配,但我們不習慣支配它們”。
這是靈性生活的大惡:我們不習慣沉默。
正是沉默創造了深度祈禱的氣氛。
正是沉默幫助我們與自己取得聯繫。
正是沉默開啟了傾聽的大門。
沉默不是沉默。
沉默是為了傾聽。
我們必須為了神的話語而喜愛安靜。
沉默創造秩序、清晰、透明。
我對年輕人說:“如果你們沒有達到靜默的祈禱,你們就永遠不會達到真正的祈禱,因為你們不會深入到自己的良心之中。 你必須珍視沉默,熱愛沉默,在沉默中訓練自己……”
我們不訓練專注力。
如果我們不訓練專注力,我們的祈禱就不會深入內心。
我必須找到與神的內在聯繫,並不斷地重新建立這種聯繫。
祈禱不斷地有可能陷入純粹的獨白。
相反,它必須成為對話,必須成為對話。
一切都取決於回憶。
為此,不費吹灰之力,即使所有的祈禱時間都只花在追憶上,那也已經是豐富的祈禱了,因為追憶就意味著清醒。
人在祈禱時必須保持清醒,必須在場。
當務之急是將祈禱的基本觀念植入頭腦和心中。
祈禱並不是當今眾多活動之一。
也是一整天的靈魂,因為與神的關係是一整天和所有行動的靈魂。
禱告不是一種責任,而是一種需要、一種必要、一種禮物、一種喜樂、一種休息。
如果我沒有到達這裡,我就不必祈禱,我就無法理解它。
當耶穌教導祈禱時,他說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話:“……當你祈禱時,說:父……”。
耶穌解釋說,祈禱就是與上帝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就是成為孩子。
如果你不與神建立關係,你就不會祈禱。

禱告的第一步是遇見神,進入一種慈愛、孝順的關係。
這是必須竭盡全力去爭取的一點,因為這是禱告發揮作用的地方。
禱告是用一顆溫暖的心去見神,是像孩子一樣去見神。

“......當你祈禱時說: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