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佛教奉獻的完美

布施對於佛教來說至關重要。 給予包括慈善事業或提供有需要的人物質幫助。 它還包括為那些尋求它的人提供精神指導,並向所有需要它的人提供慈愛。 然而,一個人給予他人的動機至少與給予的東西一樣重要。

理由
正確或錯誤的動機是什麼? 在《經藏》文本集《安古塔羅尼伽耶》的經文 4:236 中,列出了許多布施的動機。 其中包括因羞辱或恐嚇而被迫捐贈; 給予以獲得恩惠; 給予自我感覺良好。 這些都是不純粹的動機。

佛陀教導我們,當我們布施他人時,我們的布施是不求回報的。 我們給予時不會攻擊禮物或接受者。 我們練習布施是為了釋放貪婪和我執。

有些老師提出,布施是好的,因為它可以累積功德,創造業力,帶來未來的幸福。 也有人說,這也是一種自我執著,一種對回報的期待。 在許多學校,鼓勵人們為他人的解放做出貢獻。

波羅蜜
純粹動機的布施稱為“dana paramita”(梵語)或“dana paramami”(巴利語),意思是“完美的布施”。 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之間的波羅蜜清單略有不同,但布施(布施)是每個名單中的第一個波羅蜜。 完美可以被認為是導致開悟的力量或美德。

上座部僧侶和學者菩提比丘說:

「奉獻的實踐被普遍認為是最基本的人類美德之一,這種品質證明了一個人的人性深度和一個人自我超越的能力。 即使在佛陀的教義中,這種做法也聲稱具有特殊的顯赫地位,在某種意義上將其視為精神發展的基礎和種子。”

接收的重要性
重要的是要記住,沒有接受就沒有給予,沒有接受者就沒有給予者。 因此,布與受同時生起; 缺一不可。 最終,給予和接受、給予者和接受者是一體的。 帶著這樣的理解去給予和接受是給予的完美。 然而,只要我們將自己歸類為施者和受者,我們仍然不缺乏布施波羅蜜。

禪宗僧人奧村翔白在《曹洞禪志》中寫道,有一段時間不想接受別人的禮物,認為自己應該給予,而不是索取。 「當我們以這種方式理解這個教義時,我們只是創造了另一個衡量得與失的標準。 我們仍處於損益圖中,」他寫道。 當給予完美時,就沒有損失或收穫。

在日本,當僧侶進行傳統的布施時,他們會戴著巨大的草帽,遮住部分臉部。 帽子也讓他們看不見施捨者的臉。 沒有捐贈者,就沒有接受者; 這是純粹的給予。

來吧,沒有附件
建議在贈送時不要與禮物或收禮者掛鉤。 這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中,避免執著並不代表我們不能有朋友。 事實上恰恰相反。 只有在至少有兩個獨立的事物時才會發生依戀:攻擊者和要依戀的事物。 但將世界劃分為主體和客體是一種幻覺。

因此,執著源自於一種將世界劃分為「我」和「其他一切」的心理習慣。 依戀會導致佔有慾和為了個人利益而操縱一切事物(包括人)的傾向。 不執著就是認識到沒有什麼是真正分離的。

這讓我們意識到捐贈者和接受者是一體的。 而且這份禮物甚至不是分開的。 因此,我們給予禮物時並不期望接受者給予任何回報——包括一句「謝謝」——並且我們不會對禮物設定任何條件。

慷慨的習慣
布施波羅蜜有時被翻譯為「布施的圓滿」。 慷慨的精神不僅限於慈善事業。 這是一種回應世界並給予當下必要和適當的東西的精神。

這種布施精神是修行的重要基礎。 它有助於推倒我們的自我圍牆,同時減輕世界上的一些痛苦。 它還包括對我們所表現出的慷慨表示感謝。 這就是布施波羅蜜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