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將寬恕和憐憫置於生活的中心

教皇方濟各在周日的三鐘經講話中表示,除非我們準備好原諒我們的鄰居,否則我們不能為自己祈求上帝的原諒。

13月XNUMX日,教皇在俯瞰聖彼得廣場的窗戶上發表講話說:“如果我們不努力去寬恕和愛,我們也不會被寬恕和愛。”

教宗在講話中回顧了當天所讀的福音(馬太福音 18:21-35),其中使徒彼得問耶穌有多少次被要求饒恕他的兄弟。 耶穌回答說,在講一個被稱為“無情僕人比喻”的故事之前,有必要寬恕“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七次”。

教宗方濟各指出,在比喻中,僕人欠他的主人一大筆錢。 主人免除了僕人的債務,但僕人卻沒有免除另一個只欠他少量債務的僕人的債務。

“在這個比喻中,我們發現兩種不同的態度:以國王為代表的上帝的態度,他寬恕了很多,因為上帝總是寬恕,而人的態度。 在神聖的態度中,正義充滿了仁慈,而人類的態度僅限於正義,”他說。

他解釋說,當耶穌說我們必須寬恕“七十七次”時,用聖經的語言來說,他的意思是永遠寬恕。

教宗說:“如果寬恕和仁慈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那麼我們可以避免多少痛苦、多少撕裂和多少戰爭。”

“有必要將仁慈的愛應用於所有人類關係:配偶之間、父母和孩子之間、我們的社區內、教會內、以及社會和政治中”。

教宗方濟各補充說,當天讀經時的一句台詞(《西拉西德書》27:33-28:9)令他印象深刻,“記住你最後的日子,收起仇恨。”

“想想結局吧! 你認為你會被關在棺材裡……並把仇恨帶到那裡嗎? 想想結局,停止仇恨! 停止怨恨,”他說。

他將怨恨比作一隻在人周圍嗡嗡作響的煩人蒼蠅。

“寬恕不僅僅是一時的事情,而是針對這種怨恨、這種捲土重來的仇恨的持續的事情。 讓我們想想結局,讓我們停止仇恨,”教皇說。

他認為,無情僕人的比喻或許可以對主禱文中的這句話有所啟發:“免我們的債,正如我們免了人的債。”

“這句話包含著決定性的真理。 如果我們不寬恕我們的鄰居,我們就不能為自己請求上帝的寬恕,”他說。

在誦讀三鐘經後,教宗對8月13日歐洲最大難民營發生火災、導致XNUMX人無家可歸表示悲痛。

他回憶起2016年與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巴塞洛繆一世以及雅典和全希臘大主教伊羅尼莫斯二世一起訪問希臘萊斯沃斯島營地的經歷。 他們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承諾確保移民、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在歐洲受到人道歡迎”。

他說:“我向這些戲劇性事件的所有受害者表示聲援和慰問。”

教皇隨後指出,近幾個月來,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多個國家爆發了抗議活動。

他沒有點名任何國家,他說:“雖然我敦促抗議者和平地提出他們的要求,不要屈服於侵略和暴力的誘惑,但我呼籲所有負有公共和政府責任的人傾聽他們的聲音,同胞們並滿足他們的正義願望,確保充分尊重人權和公民自由"。

「最後,我邀請生活在這種背景下的教會團體,在牧者的指導下,努力支持對話,始終支持對話,支持和解」。

隨後,他回憶道,一年一度的聖地世界收藏將於本週日舉行。 教堂通常會在耶穌受難日禮拜期間恢復聚會,但今年由於 COVID-19 疫情而推遲。

他說:“在當前背景下,這批藏品更是對生活在上帝為我們道成肉身、受死並複活的土地上的基督徒帶來希望和團結的標誌。”

教皇在下面的廣場上迎接了一群群朝聖者,並指出了一群患有帕金森氏症的騎自行車者,他們從帕維亞沿著古老的弗朗西杰納大道前往羅馬。

最後,他感謝整個八月接待朝聖者的意大利家庭。

“他們很多,”他說。 “我祝大家週日愉快。 請不要忘記為我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