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弗朗西斯:考慮到小事

教皇方濟各

教堂的晨間冥想
聖瑪爾大殿

考慮到小事情

14 年 2017 月 XNUMX 日,星期四

(摘自:《羅馬觀察家報》,每日版,CLVII 年,n.287,15 年 12 月 2017 日)

就像母親和父親一樣,溫柔地用暱稱稱呼自己,上帝在那里為人類唱搖籃曲,也許用孩子的聲音來確保他被理解,而不用擔心甚至讓自己變得“可笑” ”,因為他愛的秘密是“偉大化為渺小”。 教宗方濟各在14 月XNUMX 日星期四在聖瑪爾塔舉行的彌撒中重新啟動了這一父子關係的見證——上帝要求每個人向他展示自己的傷口,以便治愈它們,就像父親對待兒子一樣。

教宗從第一次讀經中得到啟發,“取自先知以賽亞的《安慰以色列的書》”(41, 13-20),教宗立即指出它如何強調“我們天主的一個特質,這個特質是他的正確定義是:溫柔»。 畢竟,他補充說,“我們在詩篇 144 篇中也說過”:“他的溫柔遍及一切受造物”。

他解釋說:“以賽亞書的這段經文以上帝的呈現開始:‘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他用右手握住你,對你說:不要害怕,我會幫助你’”。 但“這段經文讓你首先印象深刻的事情之一”是上帝如何“告訴你”:“不要害怕,雅各的小蟲子,以色列的幼蟲”。 教宗說,本質上,天主「像父親對孩子說話」。 事實上,他指出,“當父親想和孩子說話時,他會放小聲音,並儘量讓聲音與孩子的聲音更相似”。 此外,“當父親對孩子說話時,他似乎在愚弄自己,因為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孩子:這就是溫柔”。

因此,教宗繼續說:「天主這樣對我們說話,這樣愛撫我們:‘不要害怕,小蟲子、幼蟲、小傢伙’”。 以至於“我們的上帝似乎想給我們唱搖籃​​曲”。 而且,他保證,“我們的上帝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他的溫柔就是這樣:他是父親和母親”。

畢竟,方濟各肯定地說,“他多次說過:‘如果母親忘記了她的孩子,我不會忘記你’。” 它把我們帶入它自己的內部。” 因此,“神通過這次對話,讓自己變得渺小,讓我們理解,確保我們信任他,我們可以像保羅那樣勇敢地告訴他,保羅改變了話語,說:“爸爸,爸爸,爸爸”。 這就是上帝的溫柔”。

教宗解釋說,我們面臨著「最大的奧秘之一,也是最美麗的事情之一:我們的天主擁有這種溫柔,使我們更加親近,並以這種溫柔拯救我們」。 當然,他繼續說道,“他有時會懲罰我們,但他也會愛撫我們”。 它始終是“神的溫柔”。 “他是偉大的人:‘不要害怕,我來幫助你,你的救贖主是以色列的聖人’”。 因此,“偉大的上帝使自己變得渺小,在他的渺小中,他永遠不會停止偉大,在這種辯證法中,偉大就是渺小:上帝的溫柔,偉大的人使自己渺小,渺小的人也偉大” 。

教宗方濟各重申:“聖誕節幫助我們理解這一點:小上帝就在馬槽裡”:“在《索瑪》的第一部分中,我想到了聖托馬斯的一句話。 想要解釋這個“什麼是神聖的? 什麼是最神聖的東西?” 他說:Non coerceri a maximo contineri tamen a minimo divinum est»。 也就是說:神聖的是擁有不受最偉大事物限制的理想,而是同時包含並生活在生活中最小事物中的理想。 教宗解釋說,本質上,這是一個邀請,「不要被大事嚇倒,而要考慮到小事:這是神聖的,兩者結合起來」。 耶穌會士非常熟悉這句話,因為“它被用來製作聖伊格內修斯的墓碑之一,並描述聖伊格內修斯的力量和他的溫柔”。

“偉大的上帝擁有一切的力量——教宗重申,再次提到以賽亞的段落——但他縮小了距離來接近我們,在那裡他幫助我們,他向我們許諾:‘看,我讓你喜歡脫粒機; 你會打穀,你會打穀一切。 你必因耶和華歡喜,你必誇耀以色列的聖者“”。 這些是“幫助我們前進的所有承諾:‘以色列的主不會拋棄你。 我和你在一起””。

方濟各感嘆道:“但是思考上帝的溫柔是多麼美好啊! 當我們只想思考偉大的上帝時,卻忘記了道成肉身的奧秘,忘記了上帝在我們中間的屈尊,來迎接:上帝不僅是父親,而且是父親»。

對此,教宗提出了一些反省良心的反思:“我是否有能力像這樣對天主說話,還是我感到害怕? 大家回答一下。 但有人可以說,可以問:但是神溫柔的神學地位是什麼? 神的溫柔到哪裡去呢? 神的溫柔在什麼地方最能體現?” 弗朗西斯指出,答案是“傷口:我的傷口,你的傷口,當我的傷口遇到他的傷口時。 在他們的傷口中,我們得到了治愈。”

「我喜歡思考 - 教宗再次透露了好撒瑪利亞人寓言的內容 - 那個在從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途中落入強盜手中的可憐人發生了什麼,當他恢復知覺時發生了什麼並躺在床上。 他當然問醫院醫生:“發生了什麼事?”,那個可憐的人告訴它:“你被毆打了,你失去了知覺”——“但我為什麼在這裡?” ——“因為有人來為你清理傷口。 他治癒了你,把你帶到這裡,支付了你的養老金,並說如果還有什麼需要支付的,他會回來算賬。”

教宗肯定說,“這正是天主溫柔的神學所在:我們的傷口”。因此,“天主對我們有何要求? “但是走吧,來吧,來吧:讓我看看你的傷口,讓我看看你的傷口。 我想觸摸他們,我想治愈他們”。 正是“在那裡,當我們的傷口與主的傷口相遇時,這是我們得救的代價,那裡有神的溫柔”。

最後,方濟各建議我們思考這一切“今天,白天,讓我們嘗試聆聽主的邀請:‘來吧,來吧:讓我看看你的傷口。 我想治愈他們”。

資料來源:w2.vatican.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