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為什麼要避免執著?

不執著的原則是理解和修行佛教的關鍵,但就像這種宗教哲學中的許多概念一樣,它可能會讓新手感到困惑甚至沮喪。

這種反應在人們尤其是西方人開始探索佛教時很常見。 他們想知道,如果這種哲學應該是關於快樂的,為什麼要花這麼長時間才說生命充滿痛苦(dukkha)、不執著是一個目標、承認空性(shunyata)是一個步驟走向啟蒙?

佛教確實是一種快樂的哲學。 新來者感到困惑的原因之一是佛教概念起源於梵文,而梵文的文字並不總是很容易翻譯成英文。 另一個事實是,西方人的個人參照係與東方文化非常不同。

要點:佛教的不執著原則
四聖諦是佛教的基礎。 佛陀將它們視為通往涅槃之路,即永恆的喜悅狀態。
雖然聖諦指出生命是痛苦,而執著是痛苦的原因之一,但這些話並不是對原始梵文術語的準確翻譯。
dukkha這個詞最好翻譯為“不滿”而不是“痛苦”。
upadana 這個詞沒有準確的翻譯,它被稱為附件。 這個概念強調的是對事物的渴望是有問題的,而不是一個人必須放棄所愛的一切。
放棄助長執著需要的愚癡和無明可以幫助結束痛苦。 這是通過八聖道來實現的。
要理解不執著的概念,您需要了解它在佛教哲學和修行的整體框架中的地位。 佛教的基本前提被稱為四聖諦。

佛教基礎
第一聖諦:生命就是“苦”

佛陀教導說,我們目前所知道的生命充滿了痛苦,這是與“dukkha”一詞最接近的英文翻譯。 這個詞有很多含義,包括“不滿”,這可能是比“痛苦”更好的翻譯。 說佛教意義上的人生是苦,就是說無論我們走到哪裡,都會有一種模糊的感覺,感覺事情不太對勁,不太對勁。 認識到這種不滿就是佛教徒所說的第一聖諦。

然而,我們可以知道這種痛苦或不滿的原因,它來自三個來源。 首先,我們不滿足,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質。 這種混亂(avidya)通常被翻譯為無知,其主要特徵是我們不知道所有事物的相互關聯性。 例如,讓我們想像一下,有一個“我”或一個獨立於所有其他現象而存在的“我”。 這也許是佛教所認定的核心誤解,也是導致接下來兩個痛苦原因的原因。

第二聖諦:這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我們對這種關於我們在世界上的分離的錯誤觀念的反應會導致依戀/執著或厭惡/仇恨。 重要的是要知道,第一個概念的梵文單詞 upadana 並沒有準確的英文翻譯。 它的字面意思是“可燃的”,儘管它經常被翻譯為“附件”的意思。 同樣,梵語中表示厭惡/仇恨的單詞 devesha 也沒有直譯的英語翻譯。 這三個問題——無明、執著和嗔——被稱為三毒,認識到它們就構成了第二聖諦。

第三個崇高真理:終結痛苦是可能的
佛陀還教導說,不受​​苦是可能的。 這是佛教快樂樂觀主義的核心:認識到苦的終止是可能的。 這是通過放棄痴迷和無知來實現的,這些迷惑和無明滋生了執著/執著和厭惡/仇恨,使生活變得如此不充實。 這種痛苦的止息有一個幾乎每個人都熟悉的名字:涅槃。

第四聖諦:這是滅苦之道
最後,佛陀教導了一些實用的規則和方法,幫助人們從無知/執著/嗔恨(苦)狀態轉變為永久的喜悅/滿足(涅槃)狀態。 其中的方法包括著名的八正道,這是一系列實用的生活建議,旨在推動修行者走上涅槃之路。

不依附原則
因此,不執著確實是第二聖諦中描述的執著/執著問題的解毒劑。 如果執著/執著是發現生活不充實的一個條件,那麼毫無疑問,不執著是一個有利於生活滿足的條件,一個涅槃的條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佛教的建議並不是讓自己脫離生活或經歷中的人,而是簡單地承認一開始就固有的不執著。 這是佛教與其他宗教哲學之間的一個關鍵區別。 當其他宗教試圖通過努力工作和主動否定來達到某種恩典狀態時,佛教教導我們本質上是快樂的,這只是放棄和放下我們錯誤的習慣和先入之見,這樣我們就能體驗到本質的佛果。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內心。

當我們拒絕認為我們有一個獨立於其他人和現象而獨立存在的“我”的幻想時,我們突然認識到沒有必要將自己抽離出來,因為我們始終與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的。

禪宗老師 John Daido Loori 指出,不執著應該被理解為與萬物合一:

“在佛教的觀點中,不執著與分離正好相反。 要擁有依戀,你需要兩件事:你依戀的東西和依戀的人。 另一方面,在不執著中,存在著統一。 之所以有團結,是因為沒有什麼可執著的。 如果你已經與整個宇宙合而為一,那麼在你之外就沒有任何東西了,所以依戀的概念就變得荒謬了。 誰會堅持什麼? “
生活在不執著中意味著我們認識到從一開始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執著或執著。 對於那些能夠真正認識到它的人來說,這確實是一種喜悅的狀態。